AI眼镜作为集传统眼镜功能与智能化升级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凭借其智能化、多功能和时尚便携等优点,正在迅速崛起。目前,中国AI眼镜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活跃,产业链初具规模,市场需求增长,行业前景广阔。
一、AI眼镜产业链
《2025-2030年中国AI眼镜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AI眼镜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供应、中游整机设备制造和下游应用等环节组成。上游零部件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存储、显示模组、光学模组、结构件、镜片等。中游为整机制造,包括品牌厂商和代工厂商。下游应用领域则涵盖商业场景和个人场景。
二、上游分析1.AI芯片。AI芯片是AI眼镜的核心组件,负责处理图像、音频数据,以及执行其他与AI相关的任务。近年来,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长41.9%。2024年增长至1412亿元,2025年将增至1530亿元。国内企业如恒玄科技、瑞芯微等正在积极布局,推动AI芯片技术的发展。
2.智能传感器。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1336.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6%。2024年达到1551.2亿元,2025年将达到1795.5亿元。国内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
3.存储芯片。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中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约为5400亿元。2024年增长至5513亿元,2025年将增至5983亿元。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包括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
4.新型显示。中国新型显示市场规模居全球首位,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规模约为6600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0%左右。2024年达到6900亿元,2025年将达到7200亿元。京东方、TCL华星等企业在柔性AMOLED领域增势强劲。
5.光学元器件。光学元器件被视为新兴信息技术领域的“眼睛”,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约1450亿元。2024年为15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600亿元。
6.眼镜镜片。2023年中国眼镜镜片零售市场规模为386亿元,较上年增长13.53%。2024年达到394亿元,2025年将达到409亿元。
三、中游分析3.AI眼镜行业投融资。AI眼镜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参与投融资的市场主体包括风投机构、私募股权基金、科技巨头及创业公司等。
4.重点企业布局情况。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包括Rokid、Snap、Meta、百度、Looktech、雷鸟创新等品牌都发布了智能眼镜相关产品。同时,三星、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布局AI眼镜项目。
5.AI眼镜相关上市公司。AI眼镜行业现状分析指出,AI眼镜产业链涵盖了光学、显示、芯片、传感器、代工等多个环节,国内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布局AI眼镜产业链上下游,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四、下游分析1.消费者偏好。Ray-Ban Meta眼镜作为一款结合了时尚设计与智能技术的产品,其消费者最关注的功能包括摄影摄像功能、音频播放与通话功能、AI交互功能、时尚设计与舒适度以及与Meta应用的无缝集成。
2.教育智能硬件。AI眼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学生佩戴AI眼镜能够实时获取课程内容的增强信息。2023年中国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和机构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12亿元和165亿元。2024年分别达到575亿元和164亿元,2025年将分别达到632亿元和173亿元。
总之,AI眼镜作为未来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产业链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活跃,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眼镜将在教育、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更多AI眼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AI眼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